“他们要的从来不是锦衣玉食,只盼我们能常回家看看……”一出渔鼓戏《老人心》,打动了年轻观众的心。近日,滨州市沾化区文艺助力“文明沾化、渤海名城”建设演出现场,生动的情节和精彩的演绎,传递了厚养薄葬的文明理念,让孝道文化“入耳”更“入心”。
开场舞蹈《打起渔鼓唱起来》
系列短剧《做个文明人》等文艺宣讲产品,“扫码听戏”等“指尖上的课堂”,让当地群众在享受艺术的同时,接受了好思想、好政策、好风气。
在工厂车间,劳模工匠用零件组装模型讲解“智能制造”;在校园剧场,学生自编舞台剧演绎“红色家书”……山东各地不断创新探索,用富有吸引力的大众话语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凝结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。山东广泛开展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宣讲”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基层宣讲”等基层宣讲活动,推动优质宣讲资源送达基层群众。同时,依托遍布全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,广泛开展“党的声音进万家”理论宣讲志愿服务,打造习语润心、明理胡同、知新话、蒲公英夜校等一系列宣讲品牌,用群众身边的故事印证时代变化、诠释政策形势,架起科学理论通向群众的桥梁,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、融入社会发展、融入日常生活。
展开剩余39%“悲壮的甲午海战、大爱无疆的‘乳娘’群体、‘两弹一星’元勋郭永怀的家国情怀……这些英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,充满奋进的力量。”6月6日,听着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的宣讲,山东外事职业大学2022级学生王瀚林说。
威海自古就是海防重镇。当地以“警钟长鸣”为主题,将散布在千里蓝色海岸线上的爱国文化资源有机串联起来,打造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带,涵盖全市474处遗迹遗址。
盛夏酷暑,山东47处公共人防工程敞开大门,为城市增加43.8万平方米的避暑空间;全省公共人防工程还释放约250余万个地下停车位,临沂、泰安等地的人防车位还接入智慧停车平台,方便市民游客。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副主任高洪波表示,这些战备空间不仅是守护安全的屏障,也是提升城市温度、激活发展潜能、涵养国防情怀的“民心工程”。
让国防教育可感可触,山东持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,举办缅怀祭扫活动,举办“全民国防教育月”、“红动齐鲁”山东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等活动,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国防教育深入人心。
发布于:北京市深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