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董柏年
今年2月,作家孙侃创作的28万字长篇报告文学《一座城市的激情与绽放》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。这部作品全景式记录了杭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的申办历程、筹备细节、开幕式高光时刻、运动员赛场风采,更细腻捕捉了杭州乃至浙江人民对这场体育盛宴的满腔热忱。
熟悉写作的人皆知,报告文学对真实性的要求远胜小说与散文,容不得丝毫虚构。作为孙侃自1998年开启长篇创作以来的第57部作品,亚运会这样涉及场馆设计、赛事运行、后勤保障等多领域的宏大题材,对创作者而言挑战极大。孙侃以“多走、多观察、多查资料、多请教”的态度,历时一年多深入采访,积累了海量鲜活细节,最终用生动笔触再现了这场“精彩绝伦、无与伦比”的体育盛会,彰显出中国力量、浙江精神与杭州风貌,更以文学之笔书写了杭州在全省“勇当先行者,谱写新篇章”进程中勇攀高峰的城市故事。该书也因此荣登浙江省委宣传部2025年2月浙版好书榜。
展开剩余60%日前,杭州市文联与杭州图书馆联合举办了作品分享会。会上,这位身着花纹衬衫、笑容温和却不善言辞的60后作家,很难让人将其与“每年两部巨著”的“笔尖舞者”形象画上等号。唯有谈及对杭州的感情,他才打开话匣子。孙侃生长于浙东杭州湾畔的小镇,爷爷经营的“復和鱼行”因诚信务实、勤恳经营闻名乡里。爷爷的言传身教让他自幼养成勤恳务实的品性,这成为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基石,连“復和鱼行”的网名也寄托着对爷爷的深切怀念。事实上,2023年8月与2024年9月,他的另外两部长篇报告文学《天作之合》《高光时刻》已由杭州出版社相继推出,得到社会广泛好评。
在杭州生活的38年间,孙侃虽历经基层乡镇、省市机关、省作协等多个岗位变动,但探寻杭州历史文化始终是他乐此不疲的追求。他的足迹遍布杭州街巷,那些连本地居民都不甚了解的人文景致、历史典故,在他口中如数家珍。从建国路、信义坊到华家池、拱宸桥,从平民英雄吴斌、消防战士到救落水儿童的父亲,从“两山”之路到桐庐快递传奇,他对杭州的书写,在深度、广度与品质上都值得称道。
当被问及创作中最感动的瞬间,孙侃坦言:“首先是数千名志愿者,从数十万人精挑细选中脱颖而出的他们来自各行各业,不计报酬、不辞辛劳,始终以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服务赛事;更有街头的九旬老人、女摊贩,为了服务好外国友人,从零开始啃单词、练口语,这份城市的激情与凝聚力令人动容。”
杭州在向世界大都市迈进的过程中,如果说G20峰会是成功首秀的话,那么亚运会无疑是锦上添花之举。孙侃用笔墨为杭州的城市成长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,而他笔下的每一个文字,都源于对这座城市深沉的爱与不懈的探寻。
发布于:浙江省深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